清华新闻网6月2日电 日前,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智能图文信息处理研究室刘长松副教授主持研制,清华大学与梓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合作研制成功的“多光谱图像钞票鉴伪技术与系统及应用”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系统是以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平台为基础,集成了图像处理和鉴别算法,可以进行多光谱图像的采集、处理与识别。利用了钞票中丰富的图像信息,实现了钞票的券别、套别、版别、钞票冠字号码的准确识别和真伪钞票的有效鉴别。该系统是国内外首次实现的同时具有多光谱图像鉴伪与冠字号码识别功能的实用系统,与传统钞票鉴伪方法结合,能够达到更高的假钞防范能力。
鉴定会上,由鉴定委员会倪光南院士领衔的多位信息处理、标准化管理以及防伪产品检验等领域的专家对该系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多光谱图像钞票鉴伪技术与系统在钞票鉴伪与冠字号码识别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该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系统支持人民币、美元、英镑等14个国家与地区的纸币识别与鉴伪,双面图像采集与处理速度超过900张/分钟,高于国家标准700张/分钟的要求。系统应用“以真鉴假”的策略,具有很高的识别未知假币和新币种的能力。该项技术为实现最新颁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16999-2010《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最高技术要求提供了解决方案。
多光谱图像钞票鉴伪技术与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与可扩展性,满足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需求。系统的硬件具备连接多种图像传感器的能力,可以方便的与不同规格和不同厂商的点钞机、ATM机、清分机等连接。未来还可应用于自动贩卖机等其它收取纸币的机具上。
多光谱图像钞票鉴伪技术与系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该技术大大提高了防假币的能力,并且利用该系统可以全面检测和追踪假币的来源及纸币的流通情况,及时准确地遏制假钞流通及其他犯罪行径。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对于货币管理、打击犯罪、维护国家金融秩序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将在国民经济金融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清华新闻网
供稿:电子系 编辑:襄 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