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展团亮相第二十七届高交会,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科研成果亮点频出

  •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9日
  • 分类: 我院要闻

2025年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拉开帷幕,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及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成“清华大学联合展区”。

开幕式当天,深圳市委常委王守睿、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莅临展区指导,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副院长潘泽生,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刘碧录、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臻陪同参观。在详细了解清华大学展区的创新成果后,与会领导对展出成果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深圳市委常委王守睿莅临展区指导


本次高交会上,研究院展出了20项创新成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能源新技术、高端装备、安全环保、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多个产业领域,包括抗波动非纯水电解制氢技术与产业应用、基于群智能技术的LynkrOS建筑智能化系统、面向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技术、零功耗智能控温薄膜、新一代复合材料TCP海底管道研发及产业化、智能物流装卸机器人、类器官/器官芯片及仿生微系统研究及产业化、AI+多维“拟临床”试验系统等。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研究院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突破,以及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清华大学联合展区合影


研究院积极组织高水平科研成果参与本次高交会,多项创新成果惊艳亮相,这些成果紧密结合行业痛点与发展趋势,展现了强大的产业转化潜力,获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高通量类器官3D打印机”与“零功耗智能控温薄膜”两项成果更凭借突出的创新性与实用价值,获得中央电视台的现场关注与采访。

生物智能研究制造和活体打印中心主任徐弢向记者介绍研发中心以生命智造和生物3D打印技术为核心,整合生物3D打印、人工智能和纳米材料等新技术,以更精准、更高效的制造方式构建高仿生功能型组织或器官。团队拥有全球首台3D类器官打印机,具备在精准医疗、药物研发、再生医学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经过近三十年发展,器官打印从纯科学概念或幻想正逐步走向现实。

生物智能制造和活体打印研发中心主任徐弢接受采访


智能无源热控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董恺琛受访表示,零功耗智能控温薄膜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节能材料,可以在高温散热、低温保暖两个模式间全自动切换,实现“冬暖夏凉”的节能效果。在冬夏温差大的地区,该薄膜的节能效果远超其他技术,在建筑降碳、新能源车续航、低空经济无人机热防护、商业航天星链控温等领域潜力巨大。

智能无源热控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董恺琛接受采访


研究院荣获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优秀组织奖”,挚听助听器、零知识证明SOC芯片等七个研发项目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这些奖项不仅是对研究院单项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持续创新能力、科研实力及行业贡献的全面认可。

常务副院长刘仁辰接受采访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仁辰作为深圳市科创青藤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高级职业技术经理人代表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本次高交会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研究院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立足“十五五”规划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指引,研究院将继续依托自身科研与人才优势,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研究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我院科研团队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下一篇: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陈新一行调研国际总部

地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高新南九道39号 邮编:518057
copyright © 2019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7000681号